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第一次作業─全球暖化,蚊子增生?











中央社新聞連結
路透社新聞連結
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連結


    中央社內容為直接翻譯路透社,但內文有所刪減,使文章中出現一段意義較不清楚的段落,為「美國達特茅斯大學……但牠們的食物品質也較差。」不同於外電報導,前因後果並沒有解釋清楚,讓人無法理解蚊子變多跟馴鹿有何關係。

    再者,台灣標題較為聳動「全球暖化又一壞消息,北極蚊子增生」,易造成讀者誤判,以為生活中的蚊子變多是暖化影響偏離原本的主軸,將議題拉到全球暖化。且台灣報導配圖為白線斑蚊,易使讀者與台灣登革熱疫情做連結,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恐慌與誤解。

    上網搜尋被採訪專家,本次研究在探討北極蚊子在溫度上升的狀態下,因成長速率及被捕食率影響導致數量增加的現象。主要是在檢測現象並非溫度上升與蚊子數量增加的該研究尚未完成(學者網頁),目前只提出一些假設性的結論。在文獻中沒有提供實驗數據,中、英報導卻出現「研究結論是,如果北極圈溫度升高攝氏2度,蚊子長為成蟲的機率會提高53%」,利用關鍵字搜尋並無相關學術研究報導,也無載名採訪對象與出處,變成只是為了使文章看起來更專業而硬放入一段研究學者的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