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第三次普生實驗報

螞蟻分類實驗



.傳統檢索表(Taxonomic key)

.圖像式檢索表(Pictorial key)




.議題討論


    當一性狀是由少數的等位基因決定時,其變化將會很少,如人耳垂緊貼或分離,只有兩種變化。但當此性狀是多組等位金位基因共同決定時,將會有很高的變異姓,如人類的身高與膚色,呈現鐘形曲線分布。經由天擇可以選出在當時對物種有利的性狀。

個體變異性可以從天擇影響遺傳特徵的頻率來探討,共有三種類型:
定向天擇:遺傳特徵朝特定方向改變。
穩定天擇:淘汰族群中較極端的個體,選擇普遍中間型個體。此時中間型特徵則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個體變異程度也較小。
分歧天擇:族群向兩極端演化,此時族群中特徵分布較廣,個體變異程度則相對較大。



參考資料
        Miko, I.(2008),Phenotype Variability: Penetrance and Expressivity, Nature Education 1(1):137

2015年10月1日 星期四

第一次普生實驗報告修改-1041002

             
               








                
    近年來極地氣溫的上升造成了不小地影響,浮冰的融解與海平面上升等問題一一浮現。根據新聞報導「氣候暖化又一壞消息,北極蚊子增生」(林仟懿,2015/09/16譯),研究人員表示,氣溫上升讓北極的蚊子更快速生長、更快脫離蛹的階段,數量因此大幅增生,對北美馴鹿帶來威脅。研究人員也說,蚊子出現的速度已經比過去提早了2週,並經歷加速成長,得以減少在水中、可能遭主要掠食者水棲肉食甲蟲吃掉的時間。

在此篇報導中,我們有幾點疑問:
   1.標題是否符合內文?有無誇大與過分聳動?
   2.台灣媒體翻譯外電報導,是否翻譯完全?
   3.報導是否有符合研究方向?內文數據與採訪是否有依據?

我們將上述疑點依序與文獻做下列比對:

    台灣媒體使用「氣候暖化又一壞消息,北極蚊子增生」為標題,但原始文獻標題為「In a warmer Arctic, mosquitoes avoid increased mortality from predators by growing faster[1]兩者主軸有所落差。台灣媒體所下標題易造成讀者誤判,以為生活中的蚊子變多是暖化影響,將議題拉至全球暖化。且報導配圖為白線斑蚊,易使讀者與台灣登革熱疫情做連結,造成更多不必要的恐慌與誤解。

    經比對路透社報導原文後我們發現,中央社雖根據內容發稿,但因內容節錄不當使得蚊子變多與馴鹿族群間的關聯性變得語焉不詳。

    根據原始文獻,研究主要在探討北極蚊子在溫度上升的狀態下,因成長速率及被捕食率影響導致數量增加的現象,並非溫度上升與蚊子數量增加的關係,且該研究尚未完成(學者網頁標題為WORKS IN PROGRESS第一項)。但中、英報導卻出現「研究結論是,如果北極圈溫度升高攝氏2度,蚊子長為成蟲的機率會提高53%」,利用關鍵字搜尋並無相關學術研究報導,也無載名採訪對象,為一無佐證的說法。[於皇家學會報告生物科學版,該篇文獻需要加入會員才能查看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