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

關於測量魚隻的大小事

在實驗中我們需要測量魚的體長,確定掠食者夠大能攻擊獵物,跟獵物體長不能差異過大(其中一個變因)。

這時問題來了
許文獻中測量魚長的方法是把魚麻醉後測量,可是我們沒有麻醉劑也沒那個技術。弄不好魚就掰了。

如果是抓起來蓋濕棉花,黃金鱂很會跳,怕跳到地上受傷然後死亡,慈鯛更不受控。

後來感謝教授提供了一個好方法
那就是~
比例尺!!

先將魚裝入有刻度的容器後拍照
回家再慢慢算




像我們是在大燒杯(600ml)底下貼膠帶,在膠帶上畫上刻度
來測量比較大隻的慈鯛
而孔雀魚與黃金鱂則是用培養皿
順利測量完

而這個方法有幾個注意事項
1.刻度一定要畫對!
   視數據需要決定最小刻度
2.拍照時請注意角度,務必要與魚隻平行
   不然回家算的時候會有誤差喔
   也可多拍幾張求平均減少誤差
3.這個方法會嚇到魚!會嚇到魚!會嚇到魚!
   畢竟沒有人喜歡突然被東西蓋住還跑不掉
   魚也一樣,所以過程中儘量溫柔
4.測量完後不要馬上做實驗,讓魚從驚嚇中
   回復幾天後再作實驗,比較不會影響實驗。
  像我們量完隔天就做,魚都沒反應。



如何測量魚的方法大概就這樣了,要好好善待你們的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